close

前往富里六十石山,路上有些地方可以回顧一下

(北回歸線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,以北副熱帶季風氣候) 24節氣中的「夏至」是一年裡白天日照最長的日子,也是太陽走到北回歸線的日子,從那天起太陽不再往北走,而是慢慢的往南,到冬至那天,回到南回歸線,夏至日的中午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,每年的6月22日夏至日可以看到「立竿不見影」的天文奇景。

 

北回歸線標誌公園

 北緯23度27分4秒51的北回歸線經過台灣的嘉義、高雄、南投、澎湖、花蓮,一九三三年(日昭和八年)日本人在瑞穗火車站西側建造全省第二座北回歸線標(第一座是嘉義水上鄉的北歸線標)。1981(民國70年)因東線鐵路拓寬而拆遷至舞鶴台地,重新建造,新的北回歸線標造型優美,加上台地的景色更美,已經是遊客來瑞穗必到之處,尤其是日本遊客最愛到這,聽說遊客們最愛在北回歸線走向的指標下,感受跨越兩個不同的季風氣候的樂趣呢!不過,北回歸線通過台9號省道的確實地點,其實是在目前北回歸線標誌以南大約兩公里的地方。
IMG_0746.JPG  

IMG_0744.JPG

IMG_0753.JPG  

  

IMG_0741.JPG

IMG_0742.JPG    

舞鶴台地盛產茶葉, 生產的茶葉以烏龍茶系為主,包括青心烏龍茶、金萱茶、翠玉包種等茶葉,還有最愛的紅茶。既然都來到舞鶴了,當然買一下茶來喝喝囉~~青心烏龍茶及紅茶~甘、甜、香濃,真正是"有好茶"!!

IMG_0757.JPG  

 

走在歷史跫音上- 花蓮糖廠

花蓮糖廠所在地光復鄉,民國10年建廠時地方名為「馬太鞍」,阿美族語指為「樹豆」,昔日此地為河川沖積地到處長滿樹豆,原住民採樹豆為食,而取地名為「馬太鞍」沿用至今。建糖廠時廠名全銜為「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花蓮港製糖所大和工廠」。
民國26年10月1日地方行政區域改地名,則以糖廠名稱「大和工場」取「大和」再加「上」成為「上大和」地名,藉以宏揚糖業振興產業於此,至民國34年8月台灣光復後,地名恢復舊名簡稱「台安」。民國36年3月1日准設鄉為光復鄉,廠址為光復鄉大進村,廠名為「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花蓮糖廠」至今。

來花蓮糖廠歷經數十年的擴建與更新,除了生產砂糖之外,花蓮糖廠冰品部裡各種口味的冰棒與冰淇淋更是受歡迎,無論是外地遊客或本地人,「到糖廠吃冰」早已成為大家心中充滿歡樂氣氛的記憶,當然我們也不例外~

 一面吃冰一面餵池裡肥碩的鯉魚~~吃冰吃到肥嘖嘖!!

IMG_0915.JPG  IMG_0916.JPG  IMG_0918.JPG  IMG_0920.JPG  IMG_0921.JPG  IMG_0925.JPG  

 

同判任官- 丁種宿舍

 花蓮糖廠旁有一排排整齊的日式平房,是別處難得一見的大規模日式建築群。這些檜木房舍都是建於日治時期的糖廠員工宿舍,至今仍保存的很好,歷經數十年的歲月,呈現出一股濃濃的懷舊風情,成為花蓮糖廠珍貴的文化資產。

民國25年建造,共有七棟28戶,面積13坪以內,依職務分配給一般職員及員工眷屬住宿,建築特色為四連棟式四戶建築,每戶皆設濡緣空間(為玄關旁之木平台),正面採木造廊下空間,外以控柱(斜撐木柱)加固,室內採用真壁構造,保留原日式空間形貌和室樣式,每戶房間皆有3間構成。

IMG_0947.JPG  IMG_0945.JPG  

IMG_0943.JPG  IMG_0944.JPG  

IMG_0952.JPG  

IMG_0948.JPG  IMG_0950.JPG    IMG_0961.JPG  IMG_0962.JPG  IMG_0968.JPG  

 

風華依舊的- 老火車頭

台糖現存的蒸氣火車頭已全退役,散置在全台各地作靜態展示,現在很難看到它們冒著白煙、氣勢十足的行駛模樣,數量與種類相當眾多,就出廠地來區分就比利時、德國、日本之分,也有台灣自製,年份最早的為西元1907年,最晚為1958年。

IMG_0931.JPG 

 IMG_0933.JPG  

IMG_0935.JPG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 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余娃娃 的頭像
    余娃娃

    余娃娃的家

    余娃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